2.7 改進包衣粉或殼性能包衣材料要求性質穩定、無毒、有彈性、不出現裂縫、不影響崩解,在包衣粉中加入 SLS 有利于改進包衣粉的性能[28-29]。此外,在明膠中加入 SLS 可以增加殼的光澤度。提示在原研解析中,如果原研參比制劑中含有 SLS 成分,也有可能是原研參比制劑包衣層或殼中含有 SLS,因此在制劑研究過程中要做綜合全面的反向解析。2.8 影響吸收國際人用注冊技術協調會(ICH)指南《基于生物學分類系統的生物等效性豁免》中明確說明 SLS 可能影響的吸收,其影響吸收的風險應基于機制進行評估。何盛紅等[30]用翻轉腸囊法研究了吸收促進劑對小腸吸收苦參堿的作用,結果發現加入 2 g·kg-1 的 SLS可增加苦參堿的離體小腸吸收。任靜等[31]研究了吸收促進劑對綠原酸跨膜轉運的影響,結果顯示,SLS、牛膽鹽、卡波姆 3 種吸收促進劑的促吸收能力依次遞減:SLS > 牛膽鹽 > 卡波姆。姚曉梅等[32]在不同促滲劑對氨氯地平凝膠透皮作用的比較試驗中發現,10 g·kg-1 的 SLS 和 20 g·kg-1 的丙二醇均可不同程度地促進氨氯地平凝膠的透皮吸收作用,且兩者聯用效果更佳。但美國 發表的一篇文章[33]闡述了 14 種常用輔料對胃腸道滲透性的影響,其中指出當 SLS 用量小于 50 mg時,不會對西咪替丁和阿昔洛韋的吸收產生影響。Hansen 等[34]在研究頰黏膜滲透率時發現SLS 能夠降低和的通透性。上述研究結果說明 SLS 是否對吸收有促進作用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具體分析。
3
在制劑分析中的應用及檢測
3.1 對溶出度的影響SLS 是溶出介質中常用的助溶劑之一,在《普通口服固體制劑溶出度試驗技術指導原則》一書中提到“對于不溶于水或難溶于水的,可考慮在溶出介質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或其他適當的表面活性劑,但需充分論證加入的必要性和加入量的合理性,另外,由于表面活性劑的質量可能存在明顯差異,應注意不同質量的表面活性劑對試驗結果帶來的顯著影響。使用標準化的或高純度的表面活性劑可避免上述影響”。推薦使用 SLS 的質量濃度在 0.1~10 g·L-1 內依次遞增,特殊可適度增加用量。在按照《人民國》配制 pH 6.8 的磷酸鹽緩沖液介質時,加入 SLS 后會產生沉淀,這是由于鉀鹽與 SLS 反應所致。按照日本記載的方法配制 pH 6.8 的緩沖鹽溶液并采用煮沸法(溫度為 90~100 ℃)溶解 SLS,當溫度稍微低于 30 ℃ 時不產生沉淀,這可能與鉀鹽的濃度低有關。按照《人民國》配制不含鉀鹽的 pH 6.8 磷酸鈉緩沖液,可以避免沉淀的產生[35]。3.2 對檢測的增敏作用SLS 具有熒光性,在檢測過程中具有顯著的增敏作用[36]。陳金娥等[37]建立了銀杏葉片劑中測定槲皮素含量的 SLS 增敏熒光新方法,結果顯示,SLS 在堿性(pH = 9.12)介質中對槲皮素熒光增敏效果好,在大激發波長 464 nm、大發射波長 542 nm 處有強熒光發射峰。蘇昌霖等[38]報道首先將 salophen(沙洛芬)與 uranyl(鈾酰)結合成 uranyl-salophen 配合物,然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為表面活性劑將配合物進行包裹,從而達到增敏檢測的目的。許惠鳳等[39]利用 SLS 改善反應微環境進行銀離子的定量檢測,在堿性條件下,在待測溶液中加入 3, 3',5, 5'-四甲基聯(TMB)與 SLS,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反應后的溶液在 397 nm 處的吸光度值,實現了對待測溶液中銀離子的定量檢測。
3.3 SLS 在制劑中的含量測定方法戴光琴等[40]采用 LC?MS 法測定非布司他片劑中的 SLS 含量,采用 Eclipse plus C18(100 mm ×4.6 mm,3.5 μm)色譜柱,以? 0.1 mol·L-1 乙酸胺(體積比 50︰50)為流動相,采用電噴霧電離、單一離子檢測模式,該法操作快捷、準確、重復性好。彭蔚等[41]采用亞甲藍分光光度法測定了漱口水中 SLS 的含量,該法可以有效地將相應組分從色素中分離并檢測。林麗琴等[42]采用 HP?5(30 m × 0.53 mm,2.65 μm)毛細管柱,以氮氣為載氣,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程序升溫,直接進樣,以十二烷醇為對照品,采用外標法測定非諾貝特制劑中 SLS 的含量。郝遠等[43]研究了纈沙坦中 SLS 的含量測定方法,結果表明采用二維相關近紅外光譜技術建立的定量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效果。王霞等[44]報道了一種依折麥布片劑中 SLS 的 HPLC 檢測方法,色譜分析的填充劑: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流動相 A:選自水、甲酸、醋酸、醋酸銨或甲酸銨;流動相 B:選自甲醇、乙醇或中的一種或多種;流動相 A 與 B 的體積比為 25︰75~75︰25,等度洗脫;檢測器:電噴霧檢測器;柱溫:10~50 ℃;流速:0.4~2.0 mL·min-1;進樣量:1~200 μL。舒夢等[45]采用電導法測定 SLS 的臨界膠束濃度,并探討了溫度、氯化鈉或乙醇等對臨界膠束濃度的影響。
4
SLS 的質量標準及評價
4.1 各國 SLS 質量標準對比SLS 作為常用的輔料,各國對其質量標準均有不同的規定和描述。例如:《人民國》和美國[46]對重金屬含量提出了質量控制標準,日本[47]并沒有予以控制;美國對烷基硫酸鈉(sodium alkyl sulfate)含量提出了質量控制標準,而《人民國》和日本沒有對此予以要求;日本對 SLS 水分提出了質量控制,而《人民國》和美國沒有予以控制,其他指標基本一致
并對人類健康產生較大危害。因此,針對廢水中SDS的處理備受關注。與傳統物理法(吸附、電離輻射)和化學法(催化、氧化)相比,生物法(植物修復、微生物降解)因高效、低成本和可持續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廢水中SDS的去除。目前報道的SDS降解菌,主要包括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梭形桿菌屬(Fusobacterium)、產堿桿菌屬(Alcaligenes)、芽孢桿菌屬(Bacillus)、類芽孢桿菌屬(Paenibacillus)、氣單胞菌屬(Aeromonas)、腸桿菌屬(Enterobacter)、沙雷氏菌屬(Serratia)、泛菌屬(Pantoea)和放線細菌屬(Actinobacterium)等。
提示在原研解析中,如果原研參比制劑中含有SLS成分,也有可能是原研參比制劑包衣層或殼中含有SLS,因此在制劑研究過程中要做綜合全面的反向解析。.7影響吸收ICH指南《基于生物學系統的生物等效性豁免》中明確說明SLS可能影響的吸收。其影響吸收的風險應基于機制進行評估。翻轉腸囊法研究了吸收促進劑對小腸吸收苦參堿的作用。特殊藥品可適度增加用量。在按照中國配制pH6.8的磷酸鹽緩沖液介質時,加入SLS后會產生沉淀,這是由于鉀鹽與SLS反應所致。按照日本記載的方法配制pH6.8的緩沖鹽溶液并采用煮沸法溶解SLS,當溫度稍微低于30℃時不產生沉淀,這可能與鉀鹽的濃度低有關。按照中國配制不含鉀鹽的pH6.8磷酸鈉緩沖液。